看“市采”如何助力川產川造出海
2023-06-20 17:45:46 來自:成都日報 編輯:王云
成都日報制圖 申娟子
昨日,成都國際商貿城剛剛開市,在市場采購貿易服務中心2樓,一場“市采”企業座談會正在舉行。參會的除了參與“市采”的重點企業外,還有青白江海關、金牛區稅務局、區市場監管局等職能部門及多家金融機構代表。
“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聽聽大家還有什么困難,銀政企一起協助大家解決問題!”一開場,貿服中心主任吳雪蓮就開宗明義,直奔主題。
有針對性解決問題,成都國際商貿城搭建共享外貿平臺,打開小商品走向國際化市場的大門。今年前5個月,成都國際商貿城就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實現出口額125.99億元,同比增長36.7%。
一對一指導 助力中小微企業走出國門
“今年,我們保底銷售8000萬元,力爭1個億目標,特別需要拓展渠道。”位于郫都區的四川川創調味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梁桂榮表示,這些年一直在做國內生意,出口還是嘗鮮,對此自己心里沒有底。當聽說可以對接專業團隊來指導,她十分歡迎。
“一對一”指導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四川蓉之通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是參與“市采”的新手,2021年7月,該公司才從餐飲行業轉投外貿,從“小白”逐漸成長為“市采通”。“自成都獲批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以來,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嚴格按照市場采購貿易監管要求實施海關監管,采取簡化申報、智能驗放等措施優化監管流程,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單小、貨雜、品種多’等帶來的出口難題。”青白江海關譚小偉科長說。
為推進試點工作,金牛區還在國際商貿城設立服務大廳,連通商務、稅務、市場監管等政務服務功能,為市場采購主體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
為了得到班列優惠價格,不斷與港投集團、班列公司溝通;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局,對接瀘州銀行、交通銀行等金融機構,探索多種金融服務方案,為試點定制個性化融資產品……在貿服中心的助推下,目前已有329家外貿企業加入“市采”行業,累計實現試點主體備案7542家,出口國家或地區達到192個。
深化區域合作 做大“市采”蛋糕
自實施試點區域合作機制以來,成都已有10余個區(市)縣加入“市采”行列,高新區科技公司的電子產品、武侯、雙流的女鞋、都江堰的塑料制品……一批批“成都造”搭乘“市采”快車,走出了國門。
但僅靠成都的供給,無法滿足國際市場競爭需要,市場空間如何拓展?區域合作是成都“市采”的一個重要特點。
在省、市、區三級聯袂推動下,召開四川外貿新業態現場會暨市場采購貿易隆昌首單儀式,赴綿陽、廣安等地溝通合作,吸引德陽、巴中、遂寧等15個市(州)64個市場主體加入……
眉山大熊貓工藝品出海,是“市采”推進區域合作的一個典型案例。2022卡塔爾世界杯期間,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至卡塔爾的50件四川大熊貓工藝品,閃耀世界杯主題藝術展區,取得單筆訂單100萬元的佳績。
金牛區大力推進“市場采購+生產基地”建設,與儀隴、石渠等地共建“市采”基地8個,帶動自貢恐龍工藝品、南充中藥材等15個市(州)的20余類“四川造”產品走向世界。